Tuesday, October 14, 2008

谈“阴谋论”

上周巴菲特说,如果下周再没办法解决,我可能就得回去送报纸。这句话一出,也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大力支持联储和财政部的救市计划,甚至愿意拿出7000亿美元中的1%——70亿美元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一方面为了救美国,另一方面为了救自己。波克夏实在太大了,如果美国金融崩盘,转而影响经济,那么波克夏也难有回天之术。罗杰斯始终认为不能救,一个病危之人,无非是用药延缓死亡,而且药非常贵,效果却不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成本大于收益。不过这样的大问题,是不能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的,因为在经济学背后,还有历史学、社会学……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会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

种种论点,都是从利益出发。前面我认为美国的金融风暴错在格林斯潘,是他用30年低利率政策造成了美国信贷扩张,铸成一个海市蜃楼。如果把美国比喻成一个公司,那就是一个高负债经营的公司,到2008年现金流枯竭,一般的处理手段只有两个:破产和注资,但美国不能破产,只有继续负债经营,拆东墙补西墙。看的更大一些: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公司,2007年美国所有负债达53万亿美元,超过了世界所有国家一年的GDP,入不敷出,除非从月亮或火星上借钱,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危机是必然,当然这是马后炮。

但现在看,仅仅把责任归咎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并不正确。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到2000年前,美国依旧有财政盈余,直到爆发911,从2002年开始,为了维持巨额军费开支,美国政府开始以每年10%的速度提高军费预算,这些钱当然都来自纳税人,纳税人的钱不够就找国外债主。但这还没有结束,因为伊拉克战争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如同40年前的越战一样,国内掀起了强烈的反战情绪,为了安抚,美国政府又不得不加大医疗等公共支出,以此平定民心。

这几天网上又开始出现“阴谋论”,按照“阴谋”的观点,美国确实把世界拖了进去,欧洲的救市政策已经完全展开,中国、日本、沙特这些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和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也很头疼,但不妨这样考虑:尽管临死之前拉上一帮垫背的逻辑成立,但有谁活得好好的,愿意去死呢?实际上美国60年代已经发展到顶峰,把汽车工业让给日本人,2001年高科技产业泡沫破裂,现在带动投资的地产泡沫破裂,它已经没有带动经济上涨的动力了。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交替执政,1993年克林顿上台以后,就实行了一系列缓和的政策,包括两年的戴维营和谈(最终因为阿拉法特而失败),积极和朝鲜沟通,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尽管美国暂时损失了一部分利益,但这样的政策有利于长期的发展,不管是对世界还是美国。但自从小布什上台以后,有一个著名的ABC——Anything But Clinton,支持以色列发动战争,与朝鲜交恶,废除1972年尼克松签订的《反弹道导弹(ABM)条约》,引起世界各极的愤怒和不满,一向亲美的英国人也开始不满。

前天读了彭定康的第一本中文书,上海大学出版的《非一般的外交家》,站的更高一点,美国错在强调“狭隘定义国家利益(不顾别人而是强调美国的利益,尤其是它的经济利益)……,对美国本身也是不利的。……资本主义民主要维护其财产和价值观只遭愤怒和贫穷的人的暴力破坏,就像有钱人住在郊区的“封闭小区”一样,世界必须是这样的吗?”

到今天为止,美国是咎由自取,11月的大选,奥巴马当选不会有太大的悬念,不过留给这位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是一个棘手的烂摊子。1929年金融危机罗斯福执行新政,之后是凯恩斯的《通论》,带来了战后美国60年繁荣,但任何东西都是有缺陷的,特别是出现更多没有预见的因素。麦凯恩是不是另一位罗斯福?而另一位凯恩斯呢?保罗·克鲁格曼得到了诺贝尔,但现在他似乎并没有得到国会的橄榄枝。

A股今天又见分晓,照目前的经济状况看,还要继续等。

No comments: